俄罗斯终于意识到,乌克兰始终无法被击败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背后一直有强大的支援力量。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虽然俄罗斯已向乌克兰发射了上万枚导弹,派遣了成千上万架无人机,但乌克兰的电力网络被摧毁了又恢复,武器遭到攻击了又得到补充,前线的战壕依旧坚如磐石。那么盈亚配资,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呢?答案并不复杂:北约的资金源源不断,正是这种源源不断的支持,才使得乌克兰始终站立不倒。
在这个时刻,特朗普更是公然提出了一份“巨额账单”,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到GDP的5%。这不是单纯的增加军费,而是美国要通过这个举措为自己创造军事订单。美国生产的弹药,欧洲国家掏钱买单,顺便利用美制武器给乌克兰提供更加先进的装备。所以,俄罗斯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乌克兰,而是背后操控一切的北约。
展开剩余84%让我们来看看北约如何掏钱支持乌克兰。2025年6月,北约32国领导人在海牙召开了一次年度峰会,这场峰会并不简单。会后仅仅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开口要求:军费必须增加,谁不按要求交钱,就别指望美国继续保护你们。特朗普提出的要求是,军费支出必须达到GDP的5%。此前,北约国家的军费只需占GDP的2%即可达标。如今,这一比例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这一增幅的背后,其实是为了确保美国继续控制北约。欧洲各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美军作为后盾,北约就是一纸空文。而为了确保美军能够继续为北约保驾护航,欧洲各国必须缴纳足够的军费,这也意味着,欧洲出钱,北约的军事装备则由美国生产和提供。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2025年北约峰会后,美国特别截留了原本要交付给瑞士的5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优先将其送往乌克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防空系统原定要在2026年才交付给瑞士,然而现在,这些先进武器已经被转交给了乌克兰,帮助其防御导弹袭击。
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尽管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挪威和瑞典等欧洲国家心里明白,这些钱大部分是浪费,但为了在北约的架构内立足,他们依然咬牙掏钱。由此,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国的军工厂订单大量增加,欧洲财长们却都愁眉苦脸,而乌克兰则开始装备北约标准的重型装备,连弹药的口径也与美军完全一致。这一切对俄罗斯来说已经不再是迷,真相愈发明朗。
对于俄罗斯而言,原本预计自2022年起的“特别军事行动”应当在半年内结束。但事实却给了俄罗斯一个沉重的打击:敌人不仅没有软化,反而变得更加坚韧,所爆炸掉的武器也得到了更强的补充。到了2025年,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统计出一份数据:在这三年里,俄罗斯发射了超过1万枚各型导弹,动用了数万架无人机,对乌克兰的电力系统、军工厂、铁路交通等设施进行了无数次打击,但每次乌克兰都能迅速修复。
这一切,显然不是乌克兰自己能够独立支撑的。关键在于,乌克兰的“后方”,并不在乌克兰境内,而是在波兰、德国、英国,甚至美国。这背后,正是北约的庞大支持。
北约到底做了什么?根据北约官网的公开信息,为了确保乌克兰能够坚持下去,北约为乌克兰搭建了一个“安全援助与培训机制”。每年,北约都会提供至少400亿欧元的援助,这些资金并非空口承诺,而是实实在在换来了弹药、坦克、火炮、远程火箭弹,甚至包括北约制式的后勤补给系统。
对此,乌克兰政界也积极响应,2024年12月,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的外长与乌克兰外长在柏林共同签署了《柏林宣言》。这一宣言明确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这并非口头承诺,有了这个政治保证,欧洲国家的钱可以堂而皇之地流入乌克兰的军工厂,支持基辅大规模生产弹药、修复战车。
俄罗斯总统顾问科比雅科夫曾在公开场合提到,苏联解体程序中的法律缺陷意味着,乌克兰本质上是苏联的一个内部问题。尽管这一观点仍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如今,乌克兰背后有了北约的强大支持,俄罗斯想要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难度比当年更大了。
俄罗斯其实早在2024年底便察觉到了问题。普京曾公开表示,任何一方如果敢为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武器,允许导弹进入俄罗斯境内,就不应指望俄罗斯不予反击。事实上,这并非威胁。2025年7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再次重申,乌克兰能够向俄罗斯纵深发射远程导弹,背后必然有西方军事人员的协助,包括卫星侦察、导弹程序设定等技术支持。简单来说,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攻击,实际上已经等同于北约直接参与了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此番话的真正含义是,若再发生类似事件,俄罗斯不仅会反击乌克兰,还将对那些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家的军事设施进行打击。俄罗斯此时已不再回避,明确告知北约,若局势继续升级,俄罗斯随时准备超越边界,直接对相关国家进行军事打击。
这番话并非空口威胁。事实上,俄罗斯空天军近期的演练已经明确展现出对欧洲纵深目标的威慑意味,波兰边境、波罗的海沿岸等地的战略轰炸机巡航频率显著增加。一些欧洲国家的防长也私下承认,如果乌克兰真的利用西方的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俄罗斯的报复绝不会止步于乌克兰边界。
扎哈罗娃所说的“这些国家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实际上标志着俄罗斯已彻底撕破脸皮,未来的冲突将不仅仅是乌克兰的战争,而可能扩展为一场全球范围的军事对抗。
三年过去了,俄乌冲突依然在持续。乌克兰能够挺到现在,靠的是北约的资金支持和美国的武器供应。俄罗斯若想彻底征服乌克兰,首先必须切断乌克兰背后北约的支援。而北约,想要拖垮俄罗斯,也离不开不断向美国军工商购买武器的高昂代价。
如今,俄罗斯已将话摆在桌面上:若北约继续越界,战争将从乌克兰蔓延到你们的家门口。这不仅仅是口头威胁,更是逼迫北约重新回到谈判桌的警告。
未来,北约能在多大程度上继续支撑乌克兰,美国军火商能从中赚取多少利润盈亚配资,俄罗斯的底线究竟有多深,所有这些,都还需拭目以待。
发布于: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